记者靖亚如
近年来,枣庄坚守“锂”想,与“锂”同行。锂电之“热”,“激发”了枣庄现代产业的格局之“变”和动能之“变”,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成果转化也在加速推进,枣庄锂电产业实现由点及面,由内而外在鲁西南大地上快速集聚成势,并成功纳入科技部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成为全省、全国,乃至世界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推动枣庄经济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日,在刚刚结束的枣庄2023年两会上,在展望新一年工作时,市长张宏伟提出坚定不移强工兴产,致力推动产业结构向“新”突破。争取2023年锂电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聚力建设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持续擦亮“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名片。
超前布局,全产业链条聚“锂”成势
因煤而兴的枣庄超前布局锂电产业,成为全国较早发展锂电产业的城市之一。经过近20年的探索推进,枣庄已经形成从锂矿开采加工,到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及动力电池制造、检验检测、终端应用及拆解回收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条。目前全市有锂电企业57家,产品种类200余个,实现正极材料10万吨、负极材料4万吨、隔膜16亿平米、电解液13万吨、电芯10GWh、拆解0.4万吨的产能,锂电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枣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2年12月28日,在枣庄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枣庄市市长张宏伟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在展望新一年的工作时,张宏伟提出坚定不移深化强工兴产,致力推动产业结构向“新”突破。报告中指出,“积厚成势”壮大锂电产业。按照“项目引领、龙头带动、全系突破”思路把锂电作为首位产业扶植培育,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枣庄市锂电产业发展促进条例》,支持中材锂膜、丰元锂能等企业扩大规模,推进亿恩科天润、金彭新能源等在建项目投产达效,优化提升从锂电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四大关键材料到电池制造、检验检测、终端应用及拆解回收的全生命周期产业生态,争取2023年锂电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聚力建设绿色安全新能源典范城市,持续擦亮“中国北方锂电之都”名片。
精准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这是枣庄锂电产业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始终唱好的“重头戏”。枣庄锂电产业培育全链条覆盖、全区域布局、全周期服务,构建“链长+链主+联盟”推动机制,推动链条有机衔接、产品协同配套、企业合作共赢。高标准谋划“1+3+3”的全域产业布局,明确了各区(市)锂电产业定位,形成“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全域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创智聚力,提升锂电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从行业黑马到专业储能领军者,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在枣庄本土成长起来的骨干企业滚动发展,已成为枣庄实现“制造”到“智造”华丽转身的鲜活样本。
在位于枣庄高新区中国航天新能源(枣庄)产业园区的山东精工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卷卷薄如蝉翼的集流体铜箔、铝箔从生产设备中缓缓“吐”出后,便由智能化机械手进行辊压、分切等一系列操作,偌大的车间内只有零星的操作员坐在控制面板前,根据显示器上的生产数据进行精准控制。
就在不久前,精工电子等山东8家企业进行了IPO辅导备案,开启A股上市之旅。冲刺“中国北方锂电之都”的枣庄迎来了首家正式冲刺上市的本地锂电企业。作为锂电池制造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精工电子从成立之初就是一个产业链式的发展模式,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锂离子电池到Pack组合,形成产业链式发展的绿色新能源公司。上下游关键环节拥有众多自有知识产权,累计获得专利600余项。在锂电赛道上,精工电子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速推动枣庄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
精工电子技术部经理,高级工程师薛娟娟告诉记者,进入锂电产业之初,精工电子最初开发是局限在锂电池的性能要求和需求指标上,慢慢的对公司一些资源,人员的整合和梳理之后,精工电子现在做的一些工作更倾向于对整个锂电行业产品需求的准确定位。“之前有客户让我们计算过北欧和非洲这样极热极冷的地区的应用寿命。所以我们开发的电池,一个是电池的低温性能非常好,关键技术在于我们的自主研发的正极材料;再一个高温适应性要非常强,这个是匹配着在正极材料的前提下,对整个电芯体系的开发做结构上的优化设计。我们产品大多数都是定制化,只有材料和电芯结构适配,才能做出适应性非常强的产品,这也是精工产品的创新和核心技术的关键点。”
天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枣庄市重点鼓励发展的“6+3”现代产业体系中新能源产业链条中的中游企业,在投资一千余万元申请建设了市级工程实验室和技术研发中心后,不仅优化完善了现有锂电池的工艺技术水平,提升产品质量档次,也为未来锂电池研发生产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天瀚新能源总经理陈凡伟谈到企业发展时,尤为强调了“创新”“品质”两个关键词。“实际上作为每一个企业,要想把产品做好,要想让企业走的更远,要想把产品走向全球,必须在研发在品质上下功夫,新产品的开发主要是靠你的研发,我的性能在各方面优于你,我的放电电流可以比你大,我的循环寿命可以比你长,我的安全性能比你高,能量密度也比你高,综合性能都比同类产品高的话,那客户肯定要认可你了。”
枣庄推行“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以来,创新发展的浪潮持续涌动,吉利、欣旺达(300207)、创普斯、亿恩科等一批“行业航母”级优势企业也相继落户,与枣庄这座城市共同成长。支持锂电企业开展创新,枣庄市不仅布局了一批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离岸创新基地、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为了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广泛汇聚优势研发力量,把蛰伏的巨大科技创新潜能有效释放出来,有组织、高效率地破解科技难题,枣庄在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揭榜挂帅”时,也推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锻长板-补短板”相互结合,不拘一格降人才。“围绕锂电领域‘卡脖子’技术和关键工艺,枣庄发布了4项“揭榜挂帅”项目,揭榜奖金已超过1000万元。”
厚植“沃土”,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筑巢引凤,需有良枝而栖。如何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条件?枣庄选择全市联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枣庄市领导既挂帅又出征,以上率下,真抓实干。
2022年9月,枣庄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平在“山东这十年.枣庄”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在介绍枣庄市优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前,陈平在现场讲了一个生动的案例。陈平说,2021年以来,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中国500强企业——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在枣庄市布局5个项目、总投资756亿元。动力电池精密结构件领军企业科达利(002850)得知这一信息后,立即跟投20亿元的项目,而且从对接洽谈到项目落地,从未到枣庄市进行过现场考察。“一次没考察、项目谈成了”,既是枣庄锂电产业吸引力的最佳诠释,也是营商环境“软实力”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枣庄市坚持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办法,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秉持“陪着企业一起成长”的理念,枣庄在实现人才引进和锂电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同时,深化全生命周期服务。枣庄市能源局、枣庄市人民银行、枣庄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锂电产业联盟举办金融赋能锂电产业发展研讨对接会,建立政银企盟四方合作机制,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锂电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在金融方面,枣庄成立了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立了“枣惠达”企业免申奖补等服务平台,推出了“人才贷”“科创贷”“银税互动”等金融产品。通过组建基金或共建股权支持锂电企业与各级政府及国企合作,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在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中乘势入局、快速做强。
围绕做大做强锂电产业,枣庄出台的“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双20条”和人才支持20条等系列政策,打造了人才服务团,目前正积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新机制,高规格组建锂电高端人才智库,加快推进以欣旺达、丰元锂能为主体的省级锂电新能源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技术转化成熟路径。
从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到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结合“一企一策”精细帮扶机制,枣庄全力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良性循环。
通过创新驱动,枣庄的锂电企业不断塑造着规模、产品和技术上的新优势,为枣庄全速打造“中国北方锂电之都”按下了“快进键”,迸发出强劲动能,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