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原标题:国家文物局发布2023“考古中国”五项重要考古成果
中新网2月15日电 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号消息,国家文物局2月15日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尚义四台遗址、云南晋宁古城村遗址、甘肃礼县四角坪遗址、宁夏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等5项重要考古成果。
图源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
其中,尚义四台遗址第一、二组遗存初步判断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为中国北方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研究提供了典型和直接的证据;晋宁古城村遗址则是首次在滇文化核心区内发现的一处完整的商周时期环壕聚落,为构建云南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体系,研究滇文化出现之前滇池地区的聚落形态、生业模式、族群构成、古滇池环境变迁等重要问题提供了关键性证据。
礼县四角坪遗址为一处秦代大型建筑遗址,对于研究秦代政治、礼仪制度以及建筑历史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贺兰苏峪口瓷窑遗址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西夏瓷窑址,揭示了一个全新的窑业类型,首次在浙江上林湖以外地区发现大规模用釉封匣钵口的装烧技术,首次在西北地区发现在瓷胎、瓷釉和匣钵中大量使用石英的制瓷技术,填补了西北地区精细白瓷烧造的空白。
而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发现的一号建筑基址,则是辽上京皇城南部区域内规模最大的建筑基址,该建筑在辽金两代经历过三次大规模营建,建筑轴线、朝向沿用未变,建筑规模超过了目前发掘所见的辽代宫城内宫殿建筑,推断应为都城内极为重要的皇家建筑,根据《辽史》记载,辽上京皇城西南分布孔庙、国子监、寺院和道观等辽代早期建筑,为确认一号建设基址的性质提供了线索。
此次通报的5项重要成果,是中国史前文化与社会发展、国家礼仪与祭祀制度、手工业技术、都城建筑营造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历史成就。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