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遇到法律问题怎么办?找法律专业方面的熟人,还是上网搜索?如果身边没有专业的法律人士,大多数人往往会选择网上找寻答案,或者网上找所谓专业的“律师”,结果事情没办成还差点被骗走了血汗钱。
今年60岁的黄师傅有三万余元的工钱一直未拿到,就想借助律师讨回工钱。于是,他通过网络认识一位自称“夏律师”的专业人士。
(资料图)
这“夏律师”来头可不小,自称是某名牌大学毕业的法学博士,在某大律所工作,多次接受省级以上媒体采访。黄师傅看了“夏律师”发来的媒体采访视频,更认为他有这个实力帮他讨回工钱。两人交谈后,“夏律师”提出要收取4800元的咨询费和诉讼费,黄师傅认为律师收费天经地义,4月13日,他没有多想就到工商银行临安城中街支行准备汇款。
银行工作人员询问黄师傅汇款缘由和对方账户等信息,工作人员听了来龙去脉,发现黄师傅持续与对方保持通话,对方一直催他汇款,认为这其中有“诈”,极有可能是遇上诈骗。但是黄师傅对网络上所谓“夏律师”深信不疑,认为银行工作人员是多虑,坚持要给对方汇款,无奈之下,银行工作人员向锦城派出所报警求助。
接警后,民警杜海宁、辅警楼洋迅速赶到银行了解情况,“警察同志,我真的找了一个专家律师,他很厉害的......”黄师傅见到民警后,还觉着银行工作人员不帮他办理业务有点委屈。
民警杜海宁一听黄师傅的叙述,明确告知这是典型的网络诈骗,并通过现实案例向黄师傅讲解对方的诈骗手法和惯用话术。听了民警一番话,黄师傅这才恍然大悟,才意识到自己差点被骗。民警告诉黄师傅,找律师一定要到正规律所,也可以申请法律援助,劳资纠纷可以到劳动部门申诉,守护自己权益的同时更要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谢谢你们,今天如果不是你们,我的4800元血汗钱又要打水漂了!”黄师傅激动地说,并表示以后会通过正规途径寻求帮助。
警方提醒
生活中遇到糟心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是正当的,但维权也要谨慎。
聘请律师,需要到正规的律师事务所,确认律师是否持有有效的律师执业证书,并按正规手续签订委托代理合同。
要警惕那些网络“律师”,尤其自称“有关系”,满口“打包票”或者要求“花钱打点关系”的“律师”,谨防掉入陷阱!
来 源 | 锦城派出所
标签: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