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在湖州市环渚街道玉堂桥社区,凌法林(左二)带领残障人士做操。
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在湖州市环渚街道玉堂桥社区,凌法林(左二)指导残障人士练习书法。
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在湖州市环渚街道玉堂桥社区组织的迎端午活动中,凌法林(左二)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指导残障人士包粽子。
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在湖州市环渚街道玉堂桥社区,凌法林(右)为一名患者做心理疏导。
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在湖州市环渚街道玉堂桥社区,凌法林(左)上门走访一位瘫痪在床的残障人士,为他做基本医疗检查。
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在湖州市环渚街道玉堂桥社区,凌法林(中)带领残障人士参与到社区日常保洁工作中。
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5月29日,在湖州市环渚街道玉堂桥社区,凌法林(右)带领残障人士在社区内种花。
凌法林是浙江省湖州市一名古稀老人,从社区卫生院退休后,他开设“阳光驿站”,为残障人士提供康复训练和日常心理疏导。凌法林的热心举动感动了不少人,驿站开设8年来不断有热心人士加入到扶残助残的行列中。目前,“阳光驿站”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公益品牌,凌法林也被授予“湖州好人”“湖州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
“很多人问我70多岁了还去照顾别人做什么?其实在帮助他们的同时我自己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是相互帮助。”凌法林说。
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责编:梁秋坪、温璐)标签: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