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参考消息网6月18日报道法国新闻广播电台网站6月15日发表题为《中国遏制沙漠推进的艰巨斗争》的报道,报道编译如下:
中国开展了与“黄龙”作斗争的巨大工程。“黄龙”是指在风暴作用下移动的沙丘,它们每年吞噬掉3000平方公里的农田和居民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当我们在腾格里沙漠下车时,几乎看不到沙子:满眼都是黑色。我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太阳能公园中,目光所及之处都是太阳能板,数量达数万块。这当然是用来发电的,但最重要的是用来阻止沙子的前进。
这片太阳能森林的负责人之一唐希明解释道:“我们在这里管理着城市边缘的沙漠。如果沙子继续前进,就会危及我们的居民、家园和耕地。因此,我们安装了这些太阳能电池板,高度在1.5至2米之间。当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时,太阳能电池板首先阻挡了风,风势减弱、消失在电池板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控制沙子的流动,而且还能生产太阳能,为我们提供收入。”
再往前走,一些中国工人正在沙漠中劳作。他们正将麦草埋入沙中。这是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固沙方法,防止沙丘在风的作用下移动。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在广袤的沙漠里,工人们将麦草铺成一米见方的方格状。目的是保护中卫市及其百万居民,这座城市直接受到沙漠风暴的威胁。并且这种威胁越来越大,因为随着气候变化,风暴变得越来越猛烈,越来越频繁。
宁夏被介绍为防治荒漠化的一个典范。一位工程师解释说,20世纪60年代,中卫市距离沙漠最近处只有6公里,这几年的努力让沙漠后退了20多公里,如果没有这项工作,中卫市将从地图上消失。
为了阻止沙漠的推进,中国也在继续其庞大的植树计划。这就是著名的“绿色长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种植了660亿棵树。如今,当地人还在植树。
在距离戈壁沙漠约50公里的一个村子里,两名居民说:“不仅宁夏在植树,邻近的内蒙古也在植树。今年我们遇到了很多沙尘天气,但我不担心,因为我们种植的灌木有一人高,能够阻挡沙子向前移动。”
标签: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