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8亿老年人,如何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记者近日在调研中了解到,我国多部门多措并举开展“智慧助老”行动,让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养老”变“享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鼓励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配备有声、大字、电子等无障碍格式版本,方便老年人阅读;鼓励社交通讯、生活购物、医疗健康、交通出行等领域的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逐步符合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和国家信息无障碍标准……刚刚表决通过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迈出的重要一步。
发布《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开展“智慧助老”行动……一系列文件及行动举措正在不断推进。
为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多地也出台相应措施。北京市加快推进网站、APP应用无障碍改造工作;上海市开展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服务每一位有需求的老人,让老年人享受城市智能化、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在浙江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这里有具备一键呼救的智能设备,老人们跌倒后按下SOS按钮,工作人员就可以在乌镇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实时定位到老人的位置,进行救助。
“年龄愈长,对健康也愈发关注。”浙江乌镇老人胡晖说。去年,当地社区给胡奶奶配备了智能手环,可以随时随地贴身监测。
2020年12月9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工作人员在帮助老年人使用自助机查询号源。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6月底,北京养老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网站汇集北京市574家备案养老机构、1469家养老服务驿站等,方便老年人了解“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资源。
近年来,随着我国适老化改造及信息无障碍服务成效的逐渐显现,不少老年人开始融入数字社会。
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60岁及以上群体占比显著提升,达到14.3%。
为保障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解决就医需求,一些医院也在不断创新实践。比如,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掌上阜外医院”推出关爱版,推出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文字等优化,保留业务核心功能,精简用户操作流程。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面对亿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各地区、各部门正在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统筹推进、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同时,不断完善法规规范,切实保障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过程中的各项合法权益,将促进老年人融入智慧社会作为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重点,弘扬尊重和关爱老年人的社会风尚。
标签: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