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大运走笔】
作者:陈城
7月29日,成都大运会首金落定中国,来自成都体育学院的曹茂园在武术套路男子南拳比赛中不畏强手、勇夺桂冠。比赛现场,掌声欢呼声响彻城北体育馆。
留学生在大运会主媒体中心体验中国非遗文化。光明日报记者 郭俊锋摄/光明图片
中国运动员勇夺大运首金,值得庆贺。在赛后的颁奖仪式上,有一个细节则充分体现了大运会与其他竞技体育赛事的不同。大运会遵照运动赛事惯例,会在赛场升起金银铜牌所在国家(地区)旗帜,但与其他赛事不同的是,升旗时并没有奏响金牌获得者所在国家的国歌,而是统一使用大体联会歌。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淡化各国大学生之间的竞争色彩,更加凸显大运会是个“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为世界各国年轻人交流互动搭建的大舞台。曹茂园在颁奖仪式后,主动拥抱其他两位获奖运动员,也再度传递出主打“友谊”的大运特色。
武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令人欣喜的是,在大运会的武术赛场上,比赛选手来自世界各国,他们的表现都极为亮眼。女子长拳的金牌获得者来自印度尼西亚,男子南拳的铜牌由伊朗选手斩获。武术项目参赛选手遍布世界五大洲,包括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尔及利亚等国大学生都参加了武术项目角逐。这些外国选手打拳耍刀舞剑毫不违和,仿佛武术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已逐步走向世界,深入更多青年人心中。
男子长拳赛后,乌克兰选手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自己爱上武术的原因——成龙的电影。为了提升技艺,他经常和中国的教练、队员切磋交流。选手们对武术的喜爱,还体现在他们的比赛服以及比赛配乐上。男子太极剑项目上,选手们的武术服装均选择了唐装制式,或黑色素雅,或刺绣祥云、凤凰等图案,极具中国特色。当外国选手舞剑破风之时,现场播放的背景音乐也是国风十足。《茉莉花》《龙的传人》《我爱你,中国》等国风歌曲,在城北体育馆不断回响。
在各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气氛的烘托下,武术赛场上的外国友人或英姿飒爽或孔武有力,现场观众也对世界各国大学生的表现给予了十分积极热烈的回应,这也势必会让他们对中国、对成都大运会留下美好的印象。大运会举办的意义和目的,始终在于加强全球青年的沟通与交流,并给大学生和年轻人搭建起展示自我的舞台。比赛输赢并非所有,感受举办城市的文化,感受举办城市所在国的文化,并与当地青年学子友好交流,在享受比赛中收获友谊,才是真正践行成都大运会的口号——“成就梦想”。
《光明日报》(2023年07月30日 05版)
标签: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