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3月21日上午,“长江鲟野化繁殖实验”取得突破性成果,此前被宣布“野外灭绝”的长江鲟在长江天然水域实现自然产卵,跨出了恢复野外种群的关键一步。这也是时隔23年后,长江鲟在长江天然水域首次实现自然产卵。
据介绍,此次“长江鲟野化繁殖实验”是在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等指导下,由国家、四川省和宜宾水产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进行培育取得的成果。此次实验选择在长江宜宾江安段天然水域中进行,科研人员将20尾雌雄成体长江鲟放入到空间大小为45m³的人工产卵巢内,在人工调控水流速度、模拟产卵河床环境的基础上,引导长江鲟在长江天然水域进行自然产卵和交配受精。
通过水下监控传来的图像显示,一颗颗绿豆大小的鱼卵在江水中漂流。牵头主持此次长江鲟野外繁殖实验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杜浩表示,通过这次实验,打消了大家对长江鲟不具备野外繁殖能力的顾虑和疑问。此次长江鲟从多年来室内人工繁殖走向野外自然产卵,为长江鲟实现自然繁殖、恢复重建野外种群带来了新的希望。
长江宜宾江安段属于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等珍稀鱼类的传统栖息地和产卵场。科研调查显示,2000年以来,长江鲟野外繁殖停止;2022年7月21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发布全球濒危物种红色目录更新报告,宣布长江鲟野外灭绝。
标签:
中新网5月24日电 据上海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2022年5月23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8例和无症状感染者422例,其中39例确诊
“云健身”热背后的冷思考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针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事业做出诸多重要部署,其中,...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今天(5月24日)晴转阴,最高气温34℃;傍晚至夜间雷雨大风来袭,阵风7至8级,需注意防范。明天,北京最高气温将降至30℃
“全程网办”进一步畅通残疾人两项补贴申领渠道 实现补贴申领“一次都不跑” 本报记者 蒲晓磊 得益于残疾人两项补贴申请“跨省通办”的运行...